今年以来,安庆市司法局超前谋划部署,多措并举,稳步有序推进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进度。截止6月底,全市法律援助机构(不含宿松县)超进度完成半年目标任务,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173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数的60.9%;已结案 2145件,结案率67.6%;经费已投入数445.6万元,经费使用226.67万元,补贴占比92.1%;接待群众法律咨询6248人次。
一是健全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成立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工作要点和实施办法,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对重点工作进行项目化管理。建立“日监控、周调度、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工作机制,加大对案前、案中和案后的管理。开展法援民生工程专项督查、明查暗访,对基础薄弱的重点县上门进行一对一辅导。召开法援民生工程重点工作调度会、业务培训会和公、检、法、司等单位联席会议,进一步分析形势,找准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就民生工程完成的时间节点作计划安排,提前部署推进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健全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志愿团、服务队的律师,加强与公、检、法机关的对接,积极组织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二是强化宣传,打造亮点品牌。把“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切实维护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举办农民工、残疾人维权系列活动,组织法援中心、律师事务所、基层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人员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助力农民工 法援在行动”法律援助维权服务活动和“三八”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5.19”全国助残日等法律援助宣传咨询活动,为农民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便捷的维权咨询服务;开通“法律援助便民绿色通道”,简化申请手续,对农民工、残疾人援助申请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一律免予经济困难审查,做到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指派援助律师,实现所有手续当天一次性办结,保障了农民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借助“扶贫夜校”、“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开展法律援助政策宣传讲座,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系点的作用,及时、便捷地为来访来电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法律咨询。三是注重质量,助力群众维权。严格按照《全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和《安徽省法律援助案件管理质量标准》等“七个文件”标准,规范法律援助受理、登记、审查、审批、指派、办理、结案、归档和补贴发放等工作流程,综合运用旁听庭审、受援人回访、案卷评查、征询办案机关意见及优秀案例评选、专项质量检查、以及社情民意调查等措施,狠抓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与服务质量,热情接待每一个当事人,认真办好每一起案件,杜绝投诉现象的发生,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切实把法律援助便民惠民落到实处。据统计,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全市刑事类法律援助案件律师办案效果明显。其中: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变更为可能判处较轻刑罚罪名移送审查起诉的 8件;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做出不起诉决定的1件,变更为可能判处较轻刑罚罪名起诉的15件;一审审判阶段人民法院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的377件;二审审判阶段,人民检察院撤回抗诉的4,驳回抗诉的6件,人民法院改判从轻处罚的10件,发回重审的4件。
(F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