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怀宁县 >

怀宁县

怀宁县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建设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03  |  访问次数:

  为切实做好“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建设活动,怀宁县司法局根据安徽省司法厅皖司明电〔2020〕21号、安庆市司法局庆司明电〔2020〕23号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品牌建设活动,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影响力,增强了城乡困难群体的获得感。

  一、扩大援助范围,服务重点群体。2020年我县按照市政府要求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以农民工、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贫困户等特殊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将劳动保障、婚姻家庭、事故赔偿、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健康权纠纷等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解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为困难群众提供精准、有针对性的服务,切实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二、拓宽援助渠道,提升服务效率。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今年来我县加大线上平台宣传力度,着力推广法律援助“预约办”、“在线办”、“网上办”等,引导困难群众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安徽法律服务网及安徽司法微信公众号等获取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全面提升服 为切务效率,压实工作责任,实行首问负责制及一次性告知制度,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当日申请、当日受理、当日审查、当日指派,确保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三、畅通绿色通道,优化窗口服务。畅通农民工、贫困户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免予经济状况审查。对涉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法律援助事项,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免予审查经济困难状况。依托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制度,优化窗口服务,每天安排一名律师到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坐诊”,为来电来访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引导依法维权,对符合援助条件的,立即帮助其申请法律援助。

  四、了解法律需求,创新服务方式。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法律援助帮扶人在走访贫困户的同时,主动了解贫困户的法律需求,对符合条件的帮助申请法律援助,并优先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办理。建立贫困家庭法律顾问制度,对全县建档立卡的困难家庭定制法律顾问。疫情期间实行经济困难承诺制,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提供经济困难证明的申请人,以书面承诺的方式申请法律援助。5月22日,平山镇工作站工作人员在下村走访时,了解到该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范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已被怀宁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立即前往该贫困户家中,向其宣传法律援助政策,并帮助其申请法律援助。中心接到其申请材料后立即办理审批手续,于当日为其指派律师辩护。

  五、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协作机制。我局加强与法院、公安、人社、工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及时为农民工、贫困户等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法律援助协作联动机制,从对接维权路径、强化办案配合、加强交流合作、完善协调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不断深入推进法律援助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中的有效衔接、优势互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司法维权和行政维权的合力。

  六、强化政策宣传,扩大活动影响。我县主动与怀宁县融媒体中心合作,达成合作协议,自6月1日起在怀宁县电视台投放法律援助公益广告,并通过独秀怀宁公众微信号推送宣传软文,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知晓率。组织安排各乡镇工作站结合节日节点等按月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

  “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建设活动以来,共接待法律咨询280人次,为困难群众提供刑事法律援助50件,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人,限制刑事行为能力人1人;受理民事法律援助案件65件,其中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30件,涉案金额约40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法律援助8件;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3件;涉及未成年人3件。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8 安庆市法律援助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安庆市菱湖北路30号    邮政编码:246001
电话:0556-12348    邮箱:aqflyzk@163.com    ICP::皖ICP备12016054号-4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