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怀宁县以为群众提供“免费”、“优质”、“暖心”的法律服务为宗旨,积极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工作。截止日前,中心接待法律咨询559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65件,其中农民工维权案件20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160万余元。
一、聚焦队伍建设,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常态化组织中心工作人员讨论学习,掌握法援政策新动态,培养法援业务“多面手”;组织工作站人员及法律援助明白人、联络员等开展法律援助业务知识培训,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培训、分级培训等方式,不断强化业务知识学习,提升法援工作者专业化水平;动态调整法援律师志愿服务团队,积极落实值班律师制度,安排经验丰富的律师值班“坐诊”,为来电来访困难群众提供免费优质的法律服务,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二、聚焦重点人群,优化为民服务方式。推行“优先办、重点办、协作办” 工作方法,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受援人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开通农民工、贫困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绿色通道,免予经济状况审查,简化申请程序,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 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对情况紧急的法律援助案件“容缺受理”,事后补办材料和手续;开展 ‘您有急难愁盼 我来法律援助’示范点创建活动,突出农民工、特殊群体、易返贫致贫户 ‘三类服务对象’,在特教学校、康复中心、养老院、敬老院等地建成13个法律援助示范点,进一步延伸了法律援助触角,优化了为民服务方式。
三、聚焦站点建设,扩大为民服务网络。以县中心和乡镇工作站为主阵地,在全县243个村(社区)建成法律援助联系点,并在县妇联、县人社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公检法等十几家县直单位设立工作站,构建起覆盖城乡、多层次、快反应的立体法律援助服务体系;落实法律援助联络员、明白人制度,充分发挥联络员和明白人“地近人熟”的优势, 将法律援助政策送到群众身边,扩大了为民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