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潘某,安庆市宜秀区人。由于出生时的一场意外,我好像与他人有些不同,医生说这是先天性的智力障碍,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听懂别人说什么,但是没有基本生活能力更别说劳动能力了,只能做点简单的农活。由于我的病情,家里的条件十分困难,就连结婚也是把我草草嫁出去了事。我的丈夫身体也并不好,常年坐轮椅,有时还需要我推着他去散步,生活仍然清贫,还需要靠我做点农活维持家用。而我人生中的另一场意外便从此到来。
2021年7月,我干完一些农活正推着丈夫在回家的路上走着,准备回家吃饭。这时身后传来车辆由远及近的声音,因为我脑子不太好反应比较慢,我丈夫也行动不便,我们躲闪不及被狠狠的刮倒在地,我俩一时都无法动弹,强烈的痛感让我害怕,一直到被送上救护车在医生的安慰下才逐渐冷静下来。由于伤势不重,我在医院观察了5天后出院了,医生嘱咐我建议继续休息10天并加强营养。可我怎么能休息呢?我一天不干活就少一天的收入,本就因车祸花了不少医药费,对我们家来说已经是硬挤出来的积蓄了。
这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下来了,交警认定对方负全部责任。我家多次与对方取得联系,要求对方赔偿,可对方三轮车驾驶员不仅拒绝赔偿还对我们破口大骂说我们碰瓷讹人,后来干脆玩消失再也不接电话了。对方的态度让我们又气又急,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不甘心的我与儿子一起来到了宜秀区法律援助中心,听别人说这里可以帮到我们。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们,听我们说完后也十分气愤,当即答复我们完全符合法律援助的标准并引导我们完成了法律援助的申请,我与儿子对视了一下,颇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了一下律师费的问题。接待的同志看出我们的顾虑说不用担心,法律援助是政府的一项民生工程,代表着公平与正义,让经济困难的人们也可以勇敢地维护自身权益。当天宜秀区法律援助中心就为我指派了律师代理我的案子,承办律师见到我们仔细询问了更多的细节,我反应很慢,总是要好久才能理解对方在讲什么,但律师真的很耐心,轻声细语地一步步教我们怎么准备证据,给我代为拟写了民事诉状并将收集好的证据整理完毕,依法向宜秀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
2021年8月,法院如期开庭审理了我的案子,由于经法院多次联系对方仍拒不到庭,法院进行了缺席审判。对方不配合的姿态让我有些慌张,承办律师安慰我,缺席审判的判决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对方仍不履行判决还可以提起强制执行。我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为了争取更多补偿,承办律师据理力争,主张了我受伤前一直从事农业耕种,应该按照此项标准计算误工费用等其他诉求。最终法院支持了我们的请求,判决对方支付我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共计6500余元。拿着判决书的我十分感动,这样尽心尽力的律师与法官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正义的存在,我想开口感谢却不知从何说起,从法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到律师再到法院,是他们共同为我撑起了一片天,让我明白法律与正义从来不会因为贫贱而转移,法与爱始终与我们在一起,风雨同行。(受援人潘某口述,宜秀区法律援助中心查曦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