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司法局践行为民服务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推动法律援助民生实事项目服务于民、惠及于民,不断提升惠民实效。
聚焦案件质量,提升法律援助质效。案件办理过程中,安排专人通过短信、电话、上门等多种方式回访受援人,了解受援人的诉求并征询意见建议。定期跟踪案件进展,对进展缓慢的案件约谈承办人、发放督办函进行催办。细化和完善法律援助案卷的标准,对谈话笔录、阅卷笔录、代理意见等均做出细致的要求,通过案卷质量评查,反映出承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激发案件承办人员增强业务能力和责任心,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聚焦重点人群,优化为民服务方式。推行“优先办、重点办、协作办”工作方法,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受援人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畅通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绿色通道,免予经济状况审查,简化申请程序,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联合县人社局等多部门设立3个“六尺巷农民工维权驿站”,为农民工提供劳动纠纷调解处理一站式权益保障服务及法律援助、政策咨询等一体化公共服务,进一步延伸法律援助触角。
聚焦站点建设,扩大为民服务网络。以中心和乡镇工作站为主阵地,在全县243个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并在县妇联、县人社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公检法等十几家县直单位设立工作站,构建起覆盖城乡、多层次、快反应的立体法律援助服务体系;落实法律援助联络员、明白人制度,充分发挥联络员和明白人“地近人熟”的优势, 将法律援助政策送到群众身边,扩大为民服务网络。
聚焦政策宣传,树立法援优良形象。中心以“妇女节”、“全国助残日”、“儿童节”等节点契机,联合县直各单位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宣传活动,重点围绕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和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针对他们“急难愁盼”的涉法诉求提供法律帮助,力求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法律援助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进村组等形成常态。(陈顾伟)